庄生不幸而吾生幸:听陈怡老师讲庄子

第八周将尽,还有半个学期就要毕业。好在这四年来我终于听了一堂令我甘之如怡的课,始令我觉得这四年总算没有白过。这便是听东南大学的陈怡老师讲庄子。(这课亦是我编写了一个选课的计算机程序,以“非法”手段选中的。 😎 )

援引陈怡老师的一段介绍如下:

陈怡教授来自有着浓厚理工科背景的东南大学,他的专业是电机,并曾任东南大学教务长多年。在专业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 陈怡教授以承传先人的经典智慧为己任,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尤其对老庄思想有深入研究,在各地高校做过几十次演讲,佳评如潮。现任《中国大学教学》主编。

陈老师是东南大学的教授,此番于清华来讲课是为客座,另有历史系的程钢老师和一帮博士生作为助教。陈老师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我是搞电气工程出身的”,让我们一帮学生大为惊异。以凡人的眼光看来,老庄这样最深邃的哲学研究居然由一位理工科出身的老师来教授,也许难以服人。但是陈老师用旁征博引、精彩幽默的生动讲授化解了所有人的疑问。

由于时间的限制,这门课程一共只有八次课,此外有三堂课外的讨论课,可以供同学们自由发言。陈老师很自然地用第一堂课介绍了自己和庄子,然后借用庄子中的一些易懂的寓言故事来阐述庄子的思想和观念。后七次课则分七次讲授了《庄子》的内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

《庄子》的内七篇据后人考证应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和杂篇则是庄子门生所托。所以老师也恰当地选择了内七篇来介绍了最真实的庄子思想。况且读懂内七篇之后,便能顺着脉络去读外篇和杂篇。由此我也很佩服陈老师在短短的八周时间里所作的安排。

课程在上周二结束。现在若非要我说点东西出来,则似乎忘掉的比记得的多,很多理解都在书本上,八周的时间要深入其里也并不容易。现在好像是一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感觉。只知道那七篇文章的总体架构如何。既然我也说不清,还是借用老师的精辟总结阐述一番吧。

逍遥游:人生观,高远超越的逍遥人生;
齐物论:世界观,道通为一的博大情怀;
养生主:生命观,薪尽火传的养生主旨;
人间世:处世观,艰难时代的处世智慧;
德充符:道德观,形有所忘的德充标志;
大宗师:生死观,死生如一的宗师境界;
应帝王:政治观,用心若镜的帝王方略。

庄子生活在礼崩乐下,大道不存,战乱频繁的黑暗时代,正是因为庄子看透了世间的纷争,世道的不幸,所以才著书尽言,所以说是时代的不幸造就了庄子的有幸。而正是庄子所处的不幸造就了今人之有幸,使人们在数千年以后,仍然能接触到这样博大精深又汪洋恣意的独特思想。庄子没有告诫人们要“成仁取义”,也没有给予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但是他却传授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无所不容人皆可以各取所需,这种智慧就像根一样深深地扎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

iPhone/iPod Touch上的读书字体

在 iPhone/iPod Touch 上看电子书估计也是大多数人的需求之一。我买来这个就是看重它的大屏幕和 Wi-Fi 连接功能,游戏和触摸屏对我来说倒是次要的。

但是对于我这样 detail focus 的人来说,iPod Touch 上的字体却是很难让人满意的。苹果只给带了一个 STHeiti,虽然看看网页什么的这个字体已经够了。但是长时间的阅读如果看着黑体字的话会非常别扭。因为黑体字属于“无衬线字体”(Sans-serif),而宋体字属于“有衬线字体”(Serif),后者对于人眼的辨识来说会更轻松一些,所以阅读的时候会比较舒服。(关于这两种字体的区别和特点可以去 Google 上搜索,在此推荐阅读 http://yx.takeback.net/121/serif-font.html )

之前 chumsdock 同学也发现了这一点,在他的解决方案中给系统中装了一个 STSong 字体。我最初是采用的这个解决方案。但后来在阅读某些繁体字作品的时候发现系统对于繁体字的显示还是不正常,可能是 STSong 里面没有包含繁体字体信息,所以导致简繁二者混合起来显示,效果就惨不忍睹了。 😥

没办法,书是要读的,问题也需要解决。为此我详细地搜索了一下如何给 iPhone/iPod Touch 上添加多余的字体,然而找到的文章多数是采用替换大法,将原有的系统字体文件替换掉,而不是新添加某种字体。这不符合我的需要。想了想,决定还是自己先尝试一番为妙。

chumsdock 说他已经试过系统自带的几种字体了,然而除 STSong 之外无一成功,所以我也就不必多费气力了。把目光转到 Adobe Acrobat 上面,这个东东是自带某些 Adobe 家的字体的。于是在 C:Program FilesAdobeAcrobat 8.0ResourceCIDFont 这个路径下找到了 Adobe Acrobat(Adobe Reader 貌似也有)中的几个字体,其中有一个“Adobe 宋体 Std Light”,这个可以拿来一试。于是照猫画虎地把字体拷到 iPod 文件系统中,然后拿 pledit 把 plist 文件修改一下,字体名称用“AdobeSongStd-Light”,放到系统中去替换原文件。再重启一下,果然可以用,放两张图上来(图片已失效)。

搞明白了iPod Touch上的PC LOAD LETTER错误信息

最近新入手了一个苹果的 iPod Touch,这个东东跟 iPhone 有几乎一样的硬件配置,只是缺少了通讯功能(电话、短信等),另外拿掉了摄像头和内置麦克风,不过还好保留了 WiFi 可以连接 802.11b/g 无线网络。在软件系统方面用的是和 iPhone 一样的 Mac OSX 特别版本。所以拿回来之后,搞破解,装第三方程序、游戏,不亦乐乎。

苹果的系统中自带了网络浏览器和邮件客户端等程序,这些就不用自己费力了。飞信和 QQ 都是免费软件,可以很方便地装上。但是 MSN 还没有官方的软件,只得找一个第三方的。根据推荐,我也从网上找到了破解过的 BeejiveIM 这个可以在 iphone/ipod 上运行的 MSN 程序。

因为这边网络受限的缘故,我特意找了一个没有限制的无线网络,准备试一下这个 BeejiveIM 好用不。不过等我运行软件,还没有开始体验,iPod 上那大大的屏幕上就跳出了“PC LOAD LETTER ”这几个大字,点击一下,就自动跳到了 YouTube 准备播放某段视频了。

回来在网上搜索了一番,才知道这个大概。有人说这个是 Beejive 公司的反盗版措施。因为 App Store 中的 BeejiveIM 程序是要 $15.99 才可以的。但是 iphone/ipod 破解流传太广,有免费的东西人们自然就先用上了。所以该公司就搞了这么一个措施,禁止了破解版程序的连接,显示了“PC LOAD LETTER” 这一个错误信息就退出了。

但是为什么出错信息是这个呢?详细的说明可以在 Wikipedia 英文版上看到(点击这里查看英文解释)。我在这里大概照着它解释一下。

这个错误信息是老式的 HP LaserJet 打印机出错后的提示。电子屏上会显示“PC LOAD LETTER”,如下图所示:(原图片链接已失效)

这个错误信息的正确解释是这样的。“PC”表示“Paper Cassette” 就是打印机中的纸盒,“LOAD”在这里是动词“加载、放入”的意思,“LETTER”是美国标准纸张的称呼,相当于我们平时用的“A4”纸。这三个词的意思就是说,请在纸盒中放入 LETTER 规格的打印纸。

提示信息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人们的理解却往往并不是这样 😥 。PC 更多时候是指“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而 LETTER 又容易被误解成“信件”,特别是你在打印信件的时候,所以大多数情况人们是无法理解此信息。电影 Office Space 中有一个情节就是主角看着这个错误信息不知所措,来了一句“What the f*ck does that mean?”  自此这三个字就成为经典 IT 笑话流传开来。

BeejiveIM 的开发人员肯定知道这个笑话,但可怜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 :mrgreen: 。所以在很多论坛上,会有人惊异地问“我的ipod/iphone 运行BeejiveIM 之后出现了 PC LOAD LETTER 信息,这是怎么回事? 😯 ”原作者开玩笑的意图显然没有达到,倒是吓着了不少人。

PS: 俺当初也是不明白的人之一。不过好在现在明白了 🙂 既然人家不让用了,咱就换免费的 IM+ Lite 吧。

原来台湾习惯标点写在正中

昨天于网上查询“亚圣”孟子的一句话:“虽千万人吾往矣”。无意中找到一个台湾网站上的 PDF 文档。下载来一看,文章内容没有涉及到我关心的部分。倒是它的标点符号吸引了我。

我之前看过一些台湾的繁体中文(台灣人稱為正體)网站,倒还没有注意到标点符号的位置是在格子正中,而不是像大陆及港澳写在格子的左下。

这也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候的一件事。当时班上有位同学叫程华,他写作文的时候就习惯把标点符号写在格子的正中间,作文本上标点符号看上去都特别地显眼(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上面的PDF文本看上去特别的原因所在),老师也三番五次地警告他不许这样写。结果他在课下跟我们说台湾的标点符号写法就是写在格子的正中。

特地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台湾的标点规范。最新的规范是“中華 民 國 教 育 部 國語推行委員會”在“民 國97年12月”(也就是2008年12月)发布的《〈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不过这个规范只是规定了符号的写法以及用法,但是没有说明符号应该写在格子的正中。规范中规定了标点符号的位置要求,一般独立使用的标点符号位置均为居中。(感谢asan的指正!)但是这个的具体原因还不得而知。我估计也许是历史习惯不同导致的。若是哪位神人有幸看到了偶的这篇拙文,还请指教一二。

破解了避风塘的无线密码

上周四因为熬夜工作的需要,晚上熄灯以后跑到南门外的 Plato Cafe 干活儿去了。隔壁就是 BeForTime,这两个地方总是不缺乏晚上出来熬夜的人。有像我这样为了学习上的事情,也有纯粹聊天玩牌打发时间的,另外还有看球的(我去的当天就有球赛)。

随着 802.11 无线网络的普及,咖啡厅等公共休闲场所似乎也都标配了无线连接。似乎最早的应该数 Starbucks 以及 UBC Coffee。但这显然不是偶等学生的去处。

闲话不说。当天我去的时候似乎 Plato 的无线出了毛病,我前面一位抱着 Macbook 的哥们跑前跑后地试,似乎还是上不了。我也试着连接了一下网络,问题依然如故。看到电脑的无线列表上还有几个其它地方的无线信号,不由得恶向胆边生,不如“借”人家信号一用。看了看,除了隔壁的 Cisco-bft 是 WEP 加密,其它的信号还都是 WPA 甚至是 WPA2。WPA 的信号搞定基本无望(需要挂字典破解),但且试试 WEP 加密的信号吧。

从书包里拿出特别准备的 BackTrack3 光盘,嘿嘿,光盘启动到 Linux 系统。接下来是几个轻车熟路的命令。先用 airmon-ng 来启动 eth1 也就是无线网卡上的监听功能,再用 airodump-ng 抓包。当然,像 Intel/PRO 2200BG 这样的鸟网卡不打补丁包是什么也听不到的。老老实实地 modprobe 一下,OK就可以慢慢地听到一些通讯数据包了。接下来 2200BG 有两种主动注入的方式:一种是 chop chop attack,另外一种是 arp request attack。前一种偶不太了解原理,而且总共只成功过一次,后一种是向 AP 发出 ARP 请求,来获得网络通讯量,这样就可以积累足够的数据,以便后面的破解。

这回我使用 ARP Request 注入,从 airodump-ng 的列表上找一个伪装的工作站,然后使用 aireplay-ng 不断地发 ARP 请求,一会就注入成功了。可以看到 airodump-ng 上面的 Data 在飞快地增长。

等 Data 到了 10000,一般就可以尝试破解了。aircrack-ng 真是一把尚方宝剑,前面所有的积累都是为了此刻的最后一击。如果不出意外,应该能尝试出来一个结果,提示 KEY FOUND,Decrypted correctly: 100% ,后面的方括号里面显示的就是16进制形式的密码。Oh, yeah! 

这一次破解出来的密码是 e6 8f c5 02 60,看下次去有没有用。这一次是因为后来 Plato 的无线故障解决了,所以没有用上。但是破解依然成功了。

PS:  Google 的 ghs.google.com 解封了。看来是3月8日那天 Google 在中国的 DNS 坏掉之后,公关成功了,顺带着把 ghs.google.com 也解封了。好事好事。